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北宋第一狠人在线阅读 - 第396章 郭药师

第396章 郭药师

种彦谋的声音相较于之前是有些虚弱的,毕竟身上的伤可不是假的,不过听在几人耳中却是无比响亮,三人领命之后便拱手转身离开了。
  看到韩世忠杨志林冲三人离去的背影,杨再兴急的不行了,他眼神焦急,心中躁动不已,发现种彦谋还没说出他的指示后不禁开口问道。
  “衙内,我的呢?我干什么?”
  种彦谋眼睛一转,嘴角上扬,“你?你给我留在身边,好好保护我就行了,放你出去回去你姐不能废了我,再者你这身子骨还没长全,碰到辽人只有死路一条!”
  开玩笑,杨再兴才十四五岁的年纪,看起来颇为壮硕那是因为常年练武肉食不断营养全面导致的,实则不管是力气还是心境上都和成年人有着很大的差距,辽人凶猛,骑兵纵横间别说杨再兴了,就算是项羽在世也得落个身死的下场。
  杨再兴泄气了,他满心欢喜的跟着种彦谋北上,为的就是能见识一下辽人是什么模样,能亲自斩杀一个辽人那是再好不过了,为此他不惜偷偷从家里跑出来,躲到了驸马府里,求了杨紫薇好长时间才让她同意,最后说服的杨怀仁。
  现在倒好,杀辽人是没机会了,以种彦谋的身体状态,很可能不会亲自上阵,那他也只能跟在左右,忒无聊了些!
  不过杨再兴怎么想可跟种彦谋没关系了,他呵呵笑着将车窗关上,优哉游哉的坐了回去,心中却是思绪万千,朝堂争斗不是用武力能解决的,必须联合一切能联合的力量才行。
  这次回去定要找机会在朝堂上扶持起自己的势力,陈东一个人不够,那个吴坚看起来颇为机灵,倒可以向官家推举一下。
  ...
  “嘶!噗嗤!噗嗤!”
  北地的雪景很是美丽,若是一个文人看到此景,说不得就要当场吟诗作对一首了。
  不过韩世忠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他更关心的是辽国南京道的大军在何地方,距离韩世忠出清州跨过白沟河进入辽国境内已经过去了十天左右了,除了在过白沟河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零散的辽人之外,目前为止一支成建制的辽人军队也没看到。
  析津府肯定有人,不过韩世忠也不傻,以他手上两千骑兵去析津府就是找死,他是来探查敌情的,不是来和辽人决战的。
  在武清发现辽人的城池后,他就转而朝东去了,韩世忠没想太深入,他只打算再跑个几十里就掉头回去复命,不然被辽人堵住了退路就惨了。
  两千宋军骑兵在辽国境内驰骋,这放在以前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就算是拿到酒馆里说也没几个人会信,但是现在却实实在在的摆在了耶律大石的面前。
  在析津府中,行枢密院林牙耶律大石望着案头上的奏章心中犹豫不决,大宋驸马种彦谋领兵北上的消息他知道,毕竟辽国使者还在东京,本来如果宋国撕毁百年之前签订的澶渊之盟正式开战的话,是要知会辽使一声的。
  毕竟大军都出发了,辽使也知道,偏偏还没有作正面回应,这实在让耶律大石费解。
  他思来想去,只看清了大宋的一个意思,那就是这是一支试探部队,看看辽国还有没有昔日的战力。
  所以在韩世忠的这两千骑兵进入辽国境内之前,大辽行枢密院就都吵开了锅,有人认为该给种彦谋予以痛击,让宋人知道他们依然不好惹,借此打消大宋还在不断筹备兵马准备明年大举进攻的念头。
  也有人认为值此与金国作战之时,不可南北腹背受敌,应该派能言善辩之人南下东京和宋人交好,不求宋人允诺什么,只要能维持住现状就行。
  两者皆有其利弊,就算是耶律大石这等一代豪杰此时也不敢轻易做决定。
  至于燕云地区的其他主事人,奚王回离保,宰相李处温,以及秦晋国王,都元帅,南京留守耶律淳三人更是不通军事,军旅之事只能依靠耶律大石一人。
  一夜未眠,耶律大石盯着熊猫眼走出行枢密院的时候,下达了命令。
  “遣怨军郭药师部南下阻敌,不可冒进,旨在将其驱逐出去即可!”
  怨军,指的就是报怨于女真之辽东饥民组成的军队,分为八营,一营三千五百人共计两万八千人,这支军队的首领就是耶律淳。
  而郭药师,则是怨军一营的将领,此时正接到了耶律大石的命令,整肃起兵马准备南下。
  郭药师处,他驻扎在固安,一营三千五百号人马,都是骑兵,但现在看起来境况有些不是很好,一人两匹马的情况下再加上大雪纷飞草料不足基本都失去了秋日养下的肥膘,变得有些干瘦。
  按理说怨军都是辽东汉人,可郭药师他们穿的却都是胡服,一点也看不出汉人的模样,两胯分开,身形矫健,一看就是常年在马背上待着的。
  实在是辽东自从唐末以来就被异族占据,距今已经数百年,胡风盛行,即便是汉人也多半胡化,郭药师也不例外。
  “快些整理!等会跟我会会宋人,听说这次来的是一支骑兵,宋人的起兵,嘿嘿!”
  郭药师脸上闪过一抹不屑,如果说骑兵分档次的话,那金辽夏在第一档次,大宋只能排在第二档,这不仅有马匹习俗的缘故,还有大宋吏治腐败士兵作战意志全无的原因。
  大宋的起兵,说句不好听的话,那就是来送装备的
  他们装备这方面比起大宋还是有差距的,毕竟两国在人口上差距甚大,辽国鼎盛时期人口不过千万,更别说现在被金人占去了半数土地,人口更是缩水的厉害,能有五百万就是谢天谢地了。
  而大宋呢?徽宗宣和年间,正是大宋人口最为鼎盛的时候,仅仅淮南东西两路加起来就有一百三十四万户,按照一户五丁来计算就是六百七十万人。
  这还只是两路的人口,就足以比拟现在的辽国了,更何况其他路加起来,大宋足足一亿有余!